我军现役120火箭筒(新型120mm火箭筒)

游戏安利 2024-12-26 16:33:51

为什么发火箭筒时有人往发射者头上拍一下?

一般情况发射火箭筒里都是分两人一组,正射手与副射手;副射手主要是给正射手装弹。有的火箭筒是在筒口前部装弹,而有的则是后部装弹。

我军现役120火箭筒(新型120mm火箭筒)我军现役120火箭筒(新型120mm火箭筒)


我军现役120火箭筒(新型120mm火箭筒)


在战场环境下,各种枪炮噪音巨大,另外士兵为了保护自己还要佩戴头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士兵的听力。打过火箭筒的同学们都知道,虽然它被称为无后座力武器,但是发射一瞬间的噪音相当大,我个人曾在只有棉花塞耳这种超级简易的防护条件下打过火箭筒,一发出去,瞬间右耳就失聪了,听力至少下降70%。相当于我捂住左耳,只有用右耳的情况下,外人使用正常的说话音量跟我说话,我根本根本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直到一周之后听力才完全恢复。在战场上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此喊叫的沟通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如拍一下有效果。

另外,战场上时间就生命。持续的火力打击才有可能战胜敌人。对于正射手来说,不可能每一次副射手装完弹都自己有时间再回头看一遍弹是否装好和是否后方已经无人而分散精力,正射手精力要用在观察前方目标,以掌握最新的战场情况,这时候对副射手是要信任的。因此副射手在装好时,会用拍正射手的头盔或者上半部身体部位来告诉正射手,装弹完毕,可以瞄准发射。另外,现在单兵护具齐全,正射手如果带着护耳,那也会让听力降低,这时副射手采用触碰方式提醒正射手,要远比喊叫更加便利有效。还有的作战环境要求隐蔽作战,比如机动到发射位置时装好弹,副射手为了不暴露目标不会发声提醒,而只是会拍击触碰方式提醒正射手,弹已装好可以瞄准发射。

实际上,这种触摸碰就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不一定非要拍头,其他部位只要两人协商好都是可以的。

火箭筒对于步兵来说是跟重机枪、迫击炮一个级别的伴随重武器。这种武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限制。因此,步兵在使用火箭筒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多人配合的方式完成作。以使用的最的反坦克武器:PF-98式120mm火箭筒(江湖人称幺二零)一般由2-3人构成,在用作连队级下放至班的反坦克武器时,PF-98不携带三脚架,士兵一般采用卧姿或跪姿射击,一名主手携带120火箭筒筒身,身上背着一枚120mm火箭,副手携带一个双联装120mm火箭携行具。在常规状态下,这两人一共携带有四枚120mm火箭。

整个射击流程实际还是蛮繁琐的,在指挥员发现敌方目标后告诉反坦克火箭手地方位置。该战士会根据地方位置,当前状况选择发射姿势和位置,副手将主手身上的封装弹取下,打开包装取出其中的反坦克弹并解除运输保险。

在运输保险接触后打开120mm火箭筒的固定销(也可以提前打开),将炮弹从后方插入120火箭筒,将击发线圈与导电带定位后固定。此时只需要发射主手手指一扣,就飞出去。

然而在一切完成之前,需要进行两次确认。如果战场条件允许,会在发射之前朝火箭筒后方喊一句:后方净空以保证在火箭筒后方没有人员存在。在确保后方没有我方人员之后,作副手会用手碰一下主手的头盔或者肩膀以示可以发射,此时射手就可以根据要求随时发射了。

在国产综艺节目《真正的男子汉》中王 宝强就曾经作为120火箭筒的主手作过。

(然后就被罚了)

对于火箭筒来说,尤其是可以反复装填使用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发射时都会有一个很大后方危险区,和无后坐力炮的尾喷火焰很大,比如82无的尾喷火焰长达二三十米,后方危险区内如果有易燃物,容易被引燃,人员容易被烧伤甚至烧,准备用炮的时候要清理尾喷区,火箭筒的尾喷区小一点,但是也有也需要清理。

在用炮的时候,前方的瞄准手要注意前方的目标动向,装填以及清理尾喷区的工作就交给副射手完成,完成清理以及装填动作后,副射手会给瞄准手信号,表明工作完成,可以发射。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者需要安静的情况下,拍一下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看看你们说的那个复杂啊,,,拍队友头盔一下就是告诉他,炮弹装好了,,爱特么往哪轰就往哪哄吧,就这么简单,,,,

本人不是当兵的,,,全靠猜

实际上,在士兵头上拍一下其实仅仅是一个信号,那就是装填手已经装填好火箭筒的弹了,可以进行射击了。而在战场条件中,噪音等其他影响因素过多,比如巨大的噪音就会干扰正常的交流,而在此时,拍一下火箭筒的作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后部装填设计的火箭筒,对于一些前装弹的火箭筒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比如二战中的巴祖卡火箭筒,就采用的是后部装填设计。而由于火箭筒的弹比较特殊,发射手不能携带太多弹,因此一般副射手也会携带一些弹,增强其火力。而在作战时,像巴祖卡火箭筒这样的武器使用起来是比较危险的。

首先就是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打击。火箭筒体积巨大,而且外形特征十分明显,识别起来非常容易。而由于火箭筒一般是高价值目标,因此往往也会遭到敌人的优先打击。所以在作火箭筒时,一般是隐藏在尽量低矮隐蔽的环境下使用通过敌人坦克碉堡等这些目标的视野盲区攻击。

但是有时首发没有命中或者需要继续攻击的时候,装填就成了问题,火箭筒体积过大,尤其是后部装填设计的火箭筒单人装填起来比较耗时麻烦,而且在此期间很容易遭到打击。而副射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装填。但是由于战场条件下噪音等太大,士兵在发射火箭筒时听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装填完成后,装填手一般不是通过说话,而是拍打发射手来告知其装填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发射,同时副射手隐蔽起来,避免被尾焰伤及。这样一来极大的提高了装填工作的效率。

不过这种方式如今而言已经不占主流了。如今的火箭筒在反坦克等这些武器的冲击下,作用已经很小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筒成了主流,比如的M136(AT4)火箭筒,就是这种设计。不过也有像我军的120毫米火箭筒这样的多次性火箭筒,这就需要装填了。

在看发射火箭筒的影视片段时,我们会看到有人会拍一下发射者的头,不熟悉军事的人会觉得这个动作幽默 搞笑 ,但他实际上是有非常意义的。

发射火箭筒在一般情况下两人一组,这两个人分别是正射手与副射手;副射手主要是给正射手装弹,这两个人要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但是问题来了,在战火纷飞,炮声连天的战场上,两人怎么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战场上,枪炮噪音巨大,士兵的头盔也影响士兵的听力,更重要的是,火箭筒在发射一瞬间有很大的声音,大到可以让人瞬间失聪,战场上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二者如何有效沟通,跟对方大声喊叫是不太可能了,拍一下才会让对方知道已经准备好,可以发了。

而且,我在上面提到过,两个人玩默契配合,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正射手要观察前方目标,难以分心再随时看一看副射手是否装弹完毕,拍一下正射手的头盔,就表示副射手已经装弹完毕,可以发射,这样简单高效,省去了说话的时间而且也是双方高度信任提现。而且头部较其他部位更为敏感,加上有头盔,拍一下会让正射手知道这不是简单的身体触碰。而是副射手发出的信号,所以,很多都心照不宣的拍一下头盔,本质上来说,拍头就是一种有效交流方式而已,如果沟通好,其他的交流方式也是可以的

也不是都拍头。这只是一种沟通方式,装弹手告诉射手可以发射了。战场环境要么噪音大,要么得保持安静隐蔽,因此喊话肯定不是的方法。射手要一直注意目标,因此装弹手装填完成,再从后面走到他眼前告诉他,肯定也不好。所以拍一下最简单直接,只要双方能理解沟通就行

一般情况发射火箭筒里都是分两人一组,正射手与副射手;副射手主要是给正射手装弹。有的火箭筒是在筒口前部装弹,而有的则是后部装弹。

在战场环境下,噪音巨大,另外士兵为了保护自己还要佩戴头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士兵的听力。火箭筒虽然被称为无后座力武器,但是发射一瞬间的噪音相当大,因此喊叫的沟通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如拍一下有效果。

这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装弹手告诉射手可以发射了。战场环境要么噪音大,要么得保持安静隐蔽,因此喊话肯定不是的方法。射手要一直注意目标,因此装弹手装填完成,再从后面走到他眼前告诉他,肯定也不好。所以拍一下最简单直接,不一定非要拍头,其他部位只要两人协商好都是可以的。只要双方能理解沟通就行

火箭筒这一发明可谓在战场上日益扮演中重要的角色,最早追溯到二战的德国的铁锤,其作简单成本低,可以迅速打击敌方的坦克装甲部队,以及在巷战中摧毁掩体和建筑物。现在的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一些军和拥有的RPG几乎适用范围和AK-47制式一样,迅速的火力支援和拥有强大机动能力,让军和安全部队吃尽了苦头。所以火箭筒的使用时越来越来广,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看到装填手装填完毕后会拍打发射手的头部,然后发射手开始发射,这是为什么哩?

我们在看一些炮兵作战以及演戏中,知道首先指挥下达指令后炮手才开炮的。当然很多人都知道在战场中,枪林弹雨的,所以断定是噪音太大的缘故,但是装填手和发射手的距离那么近,噪音还不至于让两人听不见对方说话,这个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真正的不是战场的枪弹导致噪音,而是火箭筒自身引起的噪音,火箭筒是没有坐力的武器,也就是说火箭筒在发射的一瞬间会造成强大的冲击波引发的巨大噪音。所以必须要求发射手配搭防止耳朵失聪的护耳用具,从而保护听力。同时在发射后,正射手需要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来观察战场情况,那么势必无法顾及装填的情况,在此就需要装填手的来装填弹。同时火箭筒也容易成为重点的打击目标,所以拍发射手头这个肢体动作更加增强隐蔽性。

副手是装填手(弹手背着一捆弹弹和突击)也是负责观察周围敌情的,主射手提着,注意力都在要打击的目标身上,往往会忽略其他,拍一拍是替代喊叫更直接也隐蔽,意思准备好了可以发射,也是代表你打吧周围安全,我也在安全区内,壳!

作战用:81-1式7.62mm自动、81式7.62mm班用轻机枪、40火箭筒、(干部用)、85式、普56式7.62mm步机弹、53式钢弹、虽然老,但体系完善,从教学、训练、战场角度讲,作性强,有完整的教案和示教,性能也稳定,至于95系列、02系列等虽然吵的很火但并不怎么好用,部队装配也不多

车辆:勇士(干部)、东风康明斯(班排用)

电台:排连班电台(型号忘记了)

对讲机:并不统一

维稳用:枪挂式榴弹、肩射式榴弹、枪抛式榴弹

7.62mm橡胶弹、弹、38mm枪榴弹(分爆震弹(中震)、痛球(块)弹、染色弹)

手抛式:爆震弹、痛球弹、染色弹

制式警棍盾牌头盔无固定型号

大致就这么多吧!

为何我国迟迟未大量列装枪榴弹或枪挂榴弹首先,从我军班组火力配置来看,主要武备由自动、轻机枪以及火箭筒为主尤其是120mm火箭筒装备数量并不少,传统机械化步兵班组编制内120火的配置数量达到2套,班组作战火力基本齐全,且火力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

故而枪榴弹或者加挂式榴弹的地位就有点尴尬,就杀伤半径、坚固工事以及轻装甲目标打击等诸多技术指标与很难比拟,在作战运用上产生重合,性能又无法实现替换,自然就不会出现在班组编制内。

其实我军自动榴弹的装备数量并不少,产品型号也相对较多,但其主要以班排火力配属的角色出现。自动榴弹相较枪榴弹或加挂式枪榴弹在射速上有着天壤之别,更适合作为一种支援性火力装备部队,战时以上级配属的形式出现,又不占班组装备编制。

这主要和我军长期以来形成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有很大关联。其次,枪榴弹或加挂式枪榴弹使用困难且比较麻烦。以95式使用的枪榴弹为例在射击前需要调整枪的导气装置,而后需要使用弹发射。

加挂式榴弹虽没有那么繁琐,但实际装弹到发射再装填这个过程耗时较长,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次性装备。无论是枪榴弹还是加挂式枪榴弹,在瞄准时相对因难,很难进行远距离射击使用。

由于瞄准不易导致,射击精度也并不怎么理想,尤其是远距离射击更为突出。这也成为我军大批量装备自动榴弹也很少出现枪榴弹的主要原因。回过头来看外军,以单兵装备最精良的作为参考基准。

作为枪榴弹的最早玩家,其在越南期间大量使用M-79榴弹,无论从发射速度、人机功效还是瞄准等方面,都和后来的加挂式枪榴弹相比有诸多优势。我国迟迟未大量列装枪榴弹或枪挂榴弹的主要原因。

是长期搞不定安全、廉价、好用的小型榴弹专用的引信别小瞧这种小小的引信,就是到现在,能够自主设计开发,同时符合安全廉价好用要求的小型引信的,全球也没几个。我军发现,越军基层部队广泛配备着以榴弹等的面杀伤武器。

使得越军在班组点面杀伤火力配系上比更完善,班组作战能力更强。实战中往往能抢先开火,火力强度上也远较猛烈。于是我国在80年代仿制了美制的M79榴弹,在研制81式自动时,将40毫米枪榴弹作为标准的附加武器。

同时还研制了多款枪挂榴弹。但是由于军工在90年代以前,长期搞不定小型引信技术。所以这些武器都停留于试用阶段,并未大批装备。到了90年代末,针对小型战斗部配用全保险引信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全面突破,先后研制出全保险型通用迫击炮引信。

40毫米枪榴弹引信,35毫米和40毫米小型榴弹触发引信等多个型号。从而使87式自动榴弹和枪挂式榴弹等武器获得大范围应用。

现役单兵武器及弹

L · L · QSZ-92 · QSW-06

突击

56式自动T · 81式自动 · QBZ-87S · QBZ-95 · QBZ-03 · QBZ-95-1

短突击

56C式短突击L · QBZ-95B · QBZ-95B-1

特等射手

79/85式 · QBU-88 · CS/LR 4L

反器材

QBU-10

微声L · 79式 · 85式 · QCW-05T

,97-1式,97-2式

轻机枪

班用机枪

56式轻机枪L · 81式轻机枪L · QBB-95 · QJB-95-1

通用机枪

重机枪

67-2式重机枪 · QJY-88

85式高射机枪L · QJZ-89 · QJG-02

77-1式木柄 · 82-2式无柄 · 86式全塑 · WY

榴弹

QLZ-87 · QLB- · QLB-06 · LC1-I

迫击炮

PP93 60毫米 · PP87 82毫米 · PP89 100毫米 · W86 120毫米

火箭筒

火箭推进榴弹

69-1式火箭筒L · PF89 · PF98

红箭-73 · 红箭-8 · 红缨-6 · 前卫-2

5.8×21mm DAP92/DCV05 · 9×19mm DAP92 · 7.62×25mm 51式 · 5.8×42mm DBP87/95 · 5.8×42mm DBP10 · 7.62×39mm 56式 · 5.8×42mm DBP88 · 7.62×54mm 53式 · 12.7×108mm · 14.5×114mm 56式 · 18.4毫米 · 35×32mm DF87

S试验性质武器,仅少量列装 L少量列装或接近撤装 T使用为主

把大狙是国产QBU-10式12.7毫米反器材,带有热成像光电火控瞄准仪。这款大狙造型拉风、威力巨大,在1.5公里外围内,弹无虚发,它的左边是88式。

这是安装在高机动越野突击车顶的国产QJC-88式12.7毫米重机枪,是目前我军装备的新一代车载机枪。已经普遍安装在一系列新型主战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高机动越野突击车等底盘上,可有效对敌军进行火力压制,并具备打击敌低空慢速目标能力。

这是安装在高机动越野突击车上的国产87式35毫米榴弹,针对车载特性做了相应的改装。榴弹被称为单兵迷你小钢炮,有较大的面杀伤能力。

这是国产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也被称为“步兵大炮”,可在800-1800米距离上对敌军坦克装甲车辆以及防御工事进行打击。

左边是国产PF98A式120毫米火箭筒,是PF98式的改进型,性能更强。中间是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右边是87式35毫米榴弹。这3种武器已成为我新型步兵班组的趁手利器。

这是三脚架状态的国产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全枪重量仅不到12公斤,综合作战性能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车载国产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特制了一杆具备多角度射向的脚架。

这个就不是轻武器了,这是装在国产03式伞兵战车顶部的国产红箭73C/D型反坦克。这种反坦克是红箭73的升级版,具备远距打击披挂反应装甲的坦克装甲车等目标的能力,还可以攻击敌军加固型地堡和工事,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多用途武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