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与烘托是文学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都有突出主体形象的作用,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举例
衬托是指通过描绘与主体形象对比鲜明的环境或人物,来突出主体形象的特征。例如: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凸显了鲁四老爷的麻木和冷漠。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柔弱多病衬托出薛宝钗的健康和泼辣。
烘托是指通过描绘与主体形象相关联的环境或心理活动,来烘托主体形象的感情或精神状态。例如:
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枫叶的明艳来烘托诗人赏景时的愉悦心情。 韩愈《赤壁赋》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用江水滔滔不绝来烘托作者的壮阔胸怀。
两者的区别
对象不同:衬托以与主体形象对比的事物为对象,烘托以与主体形象相关的事物为对象。 作用不同:衬托突出主体形象的特征,烘托烘托主体形象的感情或精神状态。 特点不同:衬托对比鲜明,烘托则关联密切。
综合举例
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九死不悔的决心衬托出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月光清冷来烘托诗人夜不能寐的思乡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