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三伏从哪个节气算的

游戏频道 2025-02-12 23:28:01

三伏天是从哪天开始算起的?

三伏天,从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伏的开始天算起。

三九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三伏从哪个节气算的三九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三伏从哪个节气算的


三九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三伏从哪个节气算的


日期计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入伏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以上内容参考

三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的。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天。

由于庚日的出现次数不同,中伏时间也不固定,有些年份是十天,有些年份是二十天。初伏和末伏的天数固定为十天,因此三伏天有些年份为三十天,有些年份为四十天。

三伏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呢?

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伏是隐藏的意思。《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而伏天的天为夏至往后数的第三个庚日。今年夏至的6月22日是丙寅日,6月26日是个庚日(庚午),7月6日是第二个庚日(庚辰),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庚寅),这天就是数伏天。一般来说,三伏天对应在公历的7月12日到8月27日之间。 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三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伏天的天为夏至往后数的第三个庚日。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八十一天为止。

你好!三伏天是从7月11号开始算起的

为期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正式上线。今年三伏的时间是: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今年的三伏从7月16至那天止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从哪一天开始

导读:老话说“夏有三伏、冬有三九”,而生活中三伏天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即将迎来最热的时间段,由于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因此三伏天时间也大不相同,那么,三伏天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1年三伏天是从阳历2021年07月11日,星期日;农历辛丑牛年,六月初开始,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10天);

中伏: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1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三伏日期计算方法

它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来确定的。每年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叫做“三伏”。

“庚”就是十天干中的“庚”,庚与庚相隔是10天,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20天。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什么时候结束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三伏天养生吃什么好

1、莲子

入伏后多吃莲子可祛火,热天心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干结、腹胀者,少吃。

2、绿豆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对于因三伏日晒导致的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或出现红疹的人,吃绿豆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泻等症状的老人、儿童则不宜食用。

3、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4、西瓜

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三九天和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九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八十一天为止。

三九天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按照传统历法,九是一个极数,九个九为数,数九寒天,表明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时期;“冷在三九”,数九期间最冷的意思在里面,从历法上看“三九”又正好在1月中旬,处于小寒和大寒期间,气候到达了全年的最冷值。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消寒图”。而且在明代,还有刻印好的“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歌》。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2022年三伏天和三九天时间表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其中夏季最热冬季最冷,夏季里面最热的时间是在三伏天,冬季最冷的时间则是在三九天。人们常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说的就是这两个时间段,非常适合养生保健。那么2022年三伏天和三九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1、2022年三伏天和三九天时间表 2022年三伏天时间

初伏、一伏:2022年7月11日(六月初二)-2022年7月20日(六月十一);

中伏、二伏:2022年7月21日(六月十二)-2022年8月9日(七月初二);

末伏、三伏:2022年8月10日(七月初三)-2022年8月19日(七月十二)。

2022年三九天时间

天:2022年1月8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初六)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初七)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初八)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初九)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初十)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十一)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十二)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十三)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农历 二零二一年 腊月十四)

2、三伏三九是什么时候

三伏和三九分别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三伏天是根据夏至节气和干支纪日法推算的,为期30~40天。三九天则是“数九”天的第三个“九天”,冬至节气开始要“数九”即从冬至节气起数九个“九”,每个“九”有九天,共81天。九个“九天”数完之后就会进入温暖的春天。三伏和三九天都是要从农历来推算的,并不是固定的某个农历或者公历日期。

3、三伏三九是节气吗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伏和三九并不是节气,但它们的时间都是要根据节气来推算的。三伏天要从夏至节气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三九天则要从冬至节气的第三个“九天”开始数。三伏天会经过小暑、大暑、立秋这三个节气,三九天一般是在小寒节气期间。

三九天和三伏天分别是农历几月几号开始算

“三九”我国旧历中所规定的冬季常年相对最冷的三个连续时段。是从冬至开始算,一般三九最冷,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三伏”是我国旧历中所规定的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个连续时段。"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2021年三九天几号开始到几号结束?

夏季有三伏天,冬季也有,但不是三伏天而是三九天,这两个时段特别适合 养生 。随着冬至来临,三九天也悄悄临近。那 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2021年三九天几号开始到几号结束 ?为大家整理最新时间表如下:

一、三九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它和三伏天恰恰相反,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比较大,并非全国各地都有三九天。像我国南方地区的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在三九天天气不会很寒冷。而北方地区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三九天天气就会比较寒冷。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出现在冬至之后。立冬后,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二、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三九天从冬至后的第19天开始算起。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逢壬日算起(冬至后逢个壬日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第三个九天叫“三九”,第四个九天九天叫“四九”,第五个九天九天叫“五九”,依此类推,一直到“”,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就会“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了。

三、2021年三九天几号开始到几号结束?

2020年冬至在12月21日,往后第19天开始算,2021年三九天从1月8日开始到16日结束。2021年三九寒天时间表如下:

1.一九时间: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2.二九时间: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3.三九时间: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4.四九时间: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5.五九时间: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6.六九时间: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7.七九时间:2021年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8.八九时间:2021年2月22日-2021年3月2日

9.时间:2021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

四、三九天艾灸的时间

三九天灸是一种中医 养生 疗法,通常在三九天进行。 三九天灸时间是“三九天”,“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常见的三九天灸穴位根据具体症状有如下几类。

1.防治颈腰痛:大椎、肾俞、命门、阿是穴。

2.防治慢性腹泻: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俞。

3.防治喘咳:风门、定喘、肺俞、天突穴。

4.防治过敏性鼻炎:大椎、风门、肺俞。

三九过后就会出九,出九之后天气就会变得暖和很多。

三伏是哪一天开始2022

7月16日。

今年三伏天是从7月16日开始,一直到8月24日结束。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算起,一直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2022年夏天中伏天7月26号到8月14号这20天是最热的。三伏天是由头伏、中伏和末伏三个伏天组成,并且头伏有10天,末伏有10天,而中伏是有10天或20天之分,所以这样,三伏天是有30天或40天之分。当年三伏天要结合头伏和末伏两个伏天来核算。

三伏天特点

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初伏的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数九”是从冬至后个壬日算起,而对于“数伏”来说,每年的初伏起始日则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所谓的“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这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间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