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搜索了一下不少资料解释为“于是”,也有不少资料解释为“竟然,却”.
已得履下一句_已得履的履是什么意思
已得履下一句_已得履的履是什么意思
★我选择-----"乃”为副词.却,竟然.
◆偶觉得用“却”挺合理,他已经把鞋都拿在手里了,不亲自试一下,却说忘记带尺子了,于是回去拿尺子,听起来也挺合理.
◆如果翻译成----他已经把鞋都拿在手里了,于是说忘记了拿尺子.听起来有点别扭!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它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寸。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脚的尺寸。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打烊了,最终没买到鞋,悻悻而归。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 郑人买履的古文及其翻译
典故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 郑人买履文言文及译文,8个词语解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就把尺寸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的时候,他忘带了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寸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度(duó):量长短。
2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3欲:想要。
4履:音(lǚ),革履,指鞋子。
5者:。。的人。(定语后置)
6先:首先。
7而:然后。
8置:放,搁在。
9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10其:他的。
11坐:通字:同“座”;座位。
12至:等到。
13之:到。去。
14而:却。
15忘:忘记。
16:拿,携带。
17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18已:已经。
19得:得到;拿到。
20乃:才。
21持:拿。
22度(dù):量好的尺码。
23反:通字:同“返”;返回。
24罢:散,结束,停止。
25无:不。
26自信:相信自己。
27遂:终于。
28得:买到。
29何:为什么。
30之:代词,指鞋。
31以:用。
32足;脚。
33宁:宁可。
34忘之: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35不:不能。
4. 文言文《郑人买履》的全文和翻译
一、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三、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二、作品赏析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三、作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1. 文言文《郑人买履》的全文和翻译 一、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三、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二、作品赏析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三、作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韩桓惠王之子,大儒荀子学生,秦国丞相李斯师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2. 郑人置履阅读
原文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前往市场,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散了,于是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
且:将要。
置:放,搁在。
先自度其足:度——音(duó),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量长短
吾忘持度、宁信度:度——音(dù),作名词用,就是量好的尺码。
之: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通字),就是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
而:却……,表示转折。
之:这,语气词。
:拿,携带。
乃:就。
反:同“返”(通字),就是返回的意思。
及:到,等到。
罢:结束,停止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散了。
无:不。
自信:相信自己。
遂:于是;终于。
宁:宁可。
欲:想。
置:买。
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
也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
词语解释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3. 古文《郑人买履》翻译
郑人买履》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
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
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
4. 《郑人置履》的翻译文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5. 寓言郑人置履的意思郑人置履的解释
文言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书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之取之.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一些注意的字词: 通字“坐”同“座”,座位.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反”同“返”,回去. 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置之其坐”的“之”:文言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至之市”的“之”:去,到 “且置履者”的“置”:购买 “置之其坐”的“置”:放,放置. 至之其坐的之:代词,"它"的意思 至之市的之:动词,"往,到"的意思。
6. 文言文郑人买履翻译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是汉语中一个源自寓言的成语,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则成语是说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郑人买履文言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
6、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7、置: 放,搁在。(动词)
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到……去,前往。(动词)
13、:拿、携带。(动词)
14、已:已经。(时间副词)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革履。(名词)
17、乃:于是(就)
18、持:拿,在本文中同“”。(动词)
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
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1、: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22、及:等到。
23、反:通“返”,返回。
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25、遂:于是。
26、曰:说。
27、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9、自信:相信自己。
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罢:集市散了
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