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游戏频道 2024-11-10 09:50:16

高一物理必修二(人教版)公式总结。有更好

1)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_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图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五、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

高一物理必修二的所有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

;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望采纳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汗....所有公式...

必修二讲的貌似是万有引力曲线运动和能量吧

= =。

一时想不起 你想问哪些公式我一个个回答吧

高中物理必修2公式

一、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表示位移, 表示平均速度,t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 --- ---

------导出公式: --- ---

---

------纸带法: ---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

S1:S2:S3=12:22:32

SⅠ:SⅡ:SⅢ=1:3:5

V1:V2:V3=1:2:3

1: 2: 3=1:2:3

Ⅰ: Ⅱ: 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内。

V1:V2:V3= : :

TⅠ:TⅡ:TⅢ=

Ⅰ: Ⅱ: Ⅲ=

4.平抛运动:------沿V0方向--- --- --- --- ---

------沿垂直于V0方向--- --- --- ---

------各量方向------位移: ------速度: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

---速度: ---时间: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 其中:s为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 其中: 为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 并且有: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二、力的表达式

1.重力---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的质量,R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

3.摩擦力---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其中: 为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 其中: 为动摩擦因数,FN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 其中: 为F1与F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 其中: 为F与F1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6.分子间力:当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 时

7.电场力:------库仑力: ------电场力:

8.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 ; 若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函数力 --牵引力 ---压力 ---浮力 。

一、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2. 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二、 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 其中:M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 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 其中: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 。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 ---向心力:

---到圆心的距离: ---------所以: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三、 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 ---改变量:

---与动能的关系:

2.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 ;

---变力冲量: 其中: 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安培力冲量: 其中: 为电量; 为导体长度。

3. 动量定理:---

4.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常用具体等式:

---条件--系统:

四、 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 ;---变力功:

2. 滑动摩擦力功: 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 E

3. 功率:---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其中:F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 其中:

5. 重力势能: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 或者 条件

-系统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 E

五、 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周期和频率

2. 单摆:回复力--- ( 很小)

周期: 测量周期:

测量重力加速度: 其中: 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 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

6. 干涉条件: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

六、 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 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其中:q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 ;普遍适用。

---量度式1: 其中:Q为场源电荷,

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量度式2: 其中:U为两点间的电势,

d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 --- ---电场力做功:

4.电势能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 ---内部场强为零: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其中 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 ;当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

---加速度: ---穿过 长电场所用时间:

---偏转速度大小: ---速度偏转方向:

---偏转位移大小: ---位移偏转方向:

七、 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 ---微观描述: 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 (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路端电压: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5. 电功:(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6. 电功率: (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电源输出功率:当 R = r 时,输出功率,且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 ,热功率: ,机械输出功率: .

7. 串联电路:---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8. 并联电路: ---电压: ---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9.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 。

10.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 。

11.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 所以: )

八、 磁场

1.安培力:---当 ;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

3.洛仑兹力:---当 ;f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当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半径: ; ---周期: ;转过圆心角 所用时间: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 ---改变量: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改变率: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 其中n为线圈匝数;

---瞬时感应电动势1: 条件:

---瞬时感应电动势2: 其中 为任意两个量的夹角,其余夹角为90度。

自感电动势--- 其中L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 ;电流 ;路端电压:

2. 瞬时值:---电动势:

---电 流:

---路端电压: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3.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4.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 电压关系:

--- 电流关系 若多个副线圈

--- 功率关系:

5.远距离输电:

则: ---电压:

---电流:

---电功率: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 ---频率: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

十四、 光学

1.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

3.全反射:---临界角: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条纹宽度-----△x=Lλ/d ---------其中:σ时光程。

5.原子光谱: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其中Ek为光电子的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 λ= h/p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E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12.裂变和聚变: 核的裂变--- ;

轻核的聚变------

这个东西自己找书画公式看,网上的因为是公式很难输入,效果都不好。要总结找书看,不懂公式含义找全解看或找同学老师问。这东西用多了,题目多做了才会熟,光看也没用。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

要搞懂高中物理的核心难点在哪,就需要了解高中物理的章节与难度分布。那么你知道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有哪些吗?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

怎么学习高中物理

如何解决物理题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

气体

1、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T): T=273+t

(2)体积

(3)压强: 1atm=76cmHg=1.013×105pa, 1cmHg=133a

2、玻意耳定律

p1V1=p2V2, pV=const

3、查理定律

(1)p1/T1=p2/T2, p/T=const

(2)查理定律的摄氏温标表述

pt=p0(1+t/273) (pt为t℃时的气体压强, p0为0℃时的气体压强)

(3)推论

Δp/Δt=Δp/ΔT=p/T=const

4、盖·吕萨克定律

(1)V1/T1=V2/T2, V/T=const

(2)盖·吕萨克定律的摄氏温标表述

Vt=V0(1+t/273) (Vt为t℃时的气体体积, V0为0℃时的气体体积)

(3)推论

ΔV/Δt=ΔV/ΔT=V/T=const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p1V1/T1=p2V2/T2, pV/T=const

(2)克拉珀龙方程: pV=(m/μ)RT

R是普适气体常量, R=p0V0/T0=8.31J/(mol·k)

(3)克拉珀龙方程也可表示为p=nkT

n是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 k是玻耳兹曼常量, k=1.38×10-23J/K

6、其他公式

(1)p/T∝ρ (气体密度)

(2)p/T∝n0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

(3)混合气体公式: p1V1/T1+p2V2/T2+......+pnVn/Tn=pV/T

(4)道尔顿分压定律: p1+p2+p3+......+pn=p (等温气体, 容器体积不变)

<<<

怎么学习高中物理

1.端正 学习态度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做?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 文章 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

要想学好物理,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

2.把“陌生”变成“透彻”!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3.要注意学习上的八个环节

制定→ 课前预习 →专心上课→及时复习→作业→解决疑难→系统 总结 →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 学习 方法 ,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4.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

如何解决物理题

1、会审题,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物理习题的前提,要迅速地理解题意,必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必要时画出草图帮助理解题意。

2、分析物理过程,一个综合题,往往由若干彼此的子过程组合而成,这些过程又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只要仔细分析物理过程,寻找到前后过程的联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选择合适的方法,从思维的角度看,供选择的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设法、取消法、反证法、递推法等等。从物理的角度看,供选择的方法包括模型化的方法、隔离分析的方法、等效变换的方法、叠加的思想方法、对称处理的方法、极端分析的方法等等。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代数法、几何方法,等等。

4、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根据物理规律列出问题中物理量的关系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现了物理过程的数学化。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后,下面的任务就是采用的数学方法,准确地求出结果,注意运算的技巧可以简化运算程序,节省计算时间。

5、讨论验证结果,用量纲的方法检查结果;用数量级估算法检查结果;用特殊值设法检查结果等。

<<<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相关文章:

★ 高中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下)

★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公式归纳

★ 高一物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一物理的必修二必考知识点(2)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提纲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一物理必修二所有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0<=

a<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派/2<=

a<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望采纳

我可以一个不漏的告诉你,但这对你用处不大!关键是你要知道每个公式对应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以及公式如何而来!掌握了这些你的物理成绩一定上90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现将该比较与初中更加有深度,该如何学好物理,物理公式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总结

变速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

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

7、加速度a=(vt-v0)/t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

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自由落体运动

1、末速度vt=gt

2、位移公式h=gt2/2

3、下落时间t=√(2h/g)

4、推论vt2=2gh

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公式s=v0t- gt2/2

2、末速度vt= v0- gt

3、有用推论vt2 –v02=-2gs

4、上升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

6、合速度vt=√(vx2+vy2)=√[v02+(gt)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

7、合位移s=√(sx2+ sy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2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

1、周期与频率T=1/f

2、角速度ω=θ/t=2π/T=2πf

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

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

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

2)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

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 ω=√(GM/R3), T=2π√[R3/(GM)]

5、(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

6、近地卫星v=√(gr地)

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

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8、双星

r1=M2R/(M1+M2), r2=M1R/(M1+M2) (r1+r2=R)

3振动和波1、简谐振动

条件F=-kx (物体所受回复力大小与其位移大小成正比,k称为回复力系数)

2、单摆

周期公式T=2π√(l/g) (单摆角度θ<5°)<>

3、机械波

波长、周期和波速的关系 λ=vT

4机械能1、功

(1)功的大小: W=Fscosθ

(2)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θ

2、功率

(1) P=W/t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θ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有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vmax=P/f

2) 汽车以牵引力启动 (a开始恒定,再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逐渐增加至额定功率

后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有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vmax=P/f

3、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 Ek=mv2/2

(2) 动能定理W合=ΔEk=mv2/2-mv02/2

4、重力势能

(1)Ep=mgh

(2)WG=-ΔEp

5、弹性势能

(1)Ep=kx2/2

(2)W=-ΔEp

6、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保守力(重力、弹性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保守力做功

5气体1、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T): T=273+t

(2)体积

(3)压强: 1atm=76cmHg=1.013×105pa, 1cmHg=133a

2、玻意耳定律

p1V1=p2V2, pV=const

3、查理定律

(1)p1/T1=p2/T2, p/T=const

(2)查理定律的摄氏温标表述

pt=p0(1+t/273) (pt为t℃时的气体压强, p0为0℃时的气体压强)

(3)推论

Δp/Δt=Δp/ΔT=p/T=const

4、盖·吕萨克定律

(1)V1/T1=V2/T2, V/T=const

(2)盖·吕萨克定律的摄氏温标表述

Vt=V0(1+t/273) (Vt为t℃时的气体体积, V0为0℃时的气体体积)

(3)推论

ΔV/Δt=ΔV/ΔT=V/T=const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p1V1/T1=p2V2/T2, pV/T=const

(2)克拉珀龙方程: pV=(m/μ)RT

R是普适气体常量, R=p0V0/T0=8.31J/(mol·k)

(3)克拉珀龙方程也可表示为p=nkT

n是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 k是玻耳兹曼常量, k=1.38×10-23J/K

6、其他公式

(1)p/T∝ρ (气体密度)

(2)p/T∝n0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

(3)混合气体公式: p1V1/T1+p2V2/T2+......+pnVn/Tn=pV/T

(4)道尔顿分压定律: p1+p2+p3+......+pn=p (等温气体, 容器体积不变)

拓展阅读:怎么提升物理成绩

1、理解物理模型

物理要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物理模型。高考考的东西,其实都是早就已经形成了的一些模型,不断地变换着的是情景,比如要考动量守恒,可以用小球,也可以用沙袋,情景的变换是无穷的,只要牢牢掌握了其中的物理模型,就一定可以学好物理;物理的实验也是相当重要的,高手之间,往往在电学的实验上分胜负,所以平时要加大实验训练的力度,尤其是一些创新型的实验。

2、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是一门注重理解与分析的科目。因为基本定义、公式、原理,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应用。拿到一个情景较为复杂的物理题时,最重要的就是将整个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分析清楚,然后自然就知道该在哪些地方用什么东西好。辅助过程分析的办法,便是运用示意图法(关键是找出连接不同过程的临界状态)。

3、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考试前的复习,错题本可以让你有的放矢,查缺补漏,在最短的时间内有的收获。错题档案关键在于其建立过程,建立错题档案不是简单地抄下,而是应该先抄下题目,看懂,隔一定的时间自己再做,要注意找出错误原因,找出解题突破口,举一反三。平时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看错题,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复习进度。考试前,错题档案就是的复习资料。另外,错题档案一定要经常删改,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要及时删掉,否则错题太多,复习时一样没有明确的方向。

4、按步骤答题

答物理题时要按步骤行事,就是要注意审题和执行严谨的解题步骤。审题,无论对于哪一个科目,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挖掘隐含条件,判断定理、公式和结论是否适用的过程。我们在考试中犯的一些错误有相当一部分是审题不细致的结果。步是审题;第二步是受力分析或过程分析,弄清楚题目表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涉及哪几个物理过程;第三步才是根据分析选择适当公式进行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