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相对旋转的轴的部件叫做轴承。通常情况下,是轴旋转。亦有轴不旋转而外壳旋转的,例如汽车轮毂轴承。轴承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 楼上说的滚动轴承只是一类轴承中的统称. 常用的是一般有以下十种: 1、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批量,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轴承。它主要用一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当轴承的径向游隙加大时,具有角接触轴承的功能,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2、调心球轴承调心球轴承有两列刚求,内圈有两条滚道,外圈滚道为内球面形,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可以自动补偿由于轴的饶曲和壳体变形产生的同轴度误,适用于支承座孔不能保证严格同轴度的部件中。该中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在承受径向载荷的同时,亦可承受少量的轴向载荷,通常不用于承受纯轴向载荷,如承受纯轴向载荷,只有一列刚球受力。3、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极限转速较高,可以同时承受经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载荷,其轴向载荷能力由接触角决定,并随接触角增大而增大。4、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通常由一个轴承套圈的两个挡边,保持架.滚子和套圈组成一组合件,可与另一个轴承套圈分离,属于可分离轴承。此种轴承安装,拆卸比较方便,尤其是当要求内.外圈与轴.壳体都是过盈配合时更显示优点。此类轴承一般只用于承受径向载荷,只有内.外圈均带挡边的单列轴承可承受较小的定常轴向载荷或较大的间歇轴向载荷。5、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句有两列滚子,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该种轴承径向载荷能力高,特别适用于重载或振动载荷下工作,但不能承受纯轴向载荷;调心性能良好,能补偿同轴承误。6、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主要适用于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联合载荷,而大锥角圆锥滚子轴承可以用于承受以轴向载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此种轴承为分离型轴承,其内圈(含圆锥滚子和保持架)和外圈可以分别安装。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调整轴承的经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也可以预过盈安装。7、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是一种分离型轴承,轴圈’座圈可以和保持架`刚球的组件分离。轴圈是与轴相配合的套圈,坐圈是与轴承座孔相配合的套圈,和轴之间有间隙。推力球轴承只能抽手轴向负荷,单向推力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房间的轴向负荷,双向推力球轴承可以承受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推力球承受不能限制轴的经向为移,极限转速很低。单向推力球轴承可以限制轴和壳体的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双向轴承可以限制两个方向的轴向位移。8、推力滚子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经向联合载荷,但经向载荷不得超过轴向载荷的55%。与其它推力滚子轴承相比,此种轴承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并具有调心能力。29000型轴承的滚子为非对称型球面滚子,能减小棍子和滚道在工作中的相对滑动,并且滚子长.直径大,滚子数量多载荷容量大,通常采用油润滑,个别低速情况可用脂润滑。在设计选型时,应优先选用。9、滚针轴承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滚子长度为直径的3~10倍,直径一般不大于5mm),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他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可选用无内圈的轴承或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此时与轴承相配的轴颈表面和外壳孔表面直接作为轴承的内.外滚动表面,为保持载荷能力和运转性能与有套圈轴承相同,轴或外壳孔滚道表面的硬度.加工精度和表面和表面质量应与轴承套圈的滚道相仿。此种轴承仅能承受径向载荷。10、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由两面带密封的外球面球轴承和铸造的(或钢板冲压的)轴承座组成。外球面球轴承的内部结构与深沟球轴承相同,但此种轴承的内圈宽于外圈.外圈具有截球形外表面,与轴承座的凹球面相配能自动调心。通常此种轴承的内孔与轴之间有间隙,用顶丝,偏心套或紧定套将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并随轴一起转动。带座轴承结构紧凑,装卸方便,密封完善,适用于简单支承,常用于采矿.冶金.农业.化工.纺织.印染.输送机械等。
轴承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偏心轴承安装要求:
1、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没有灰尘;
2、要避免偏心轴承沾染灰尘、污染物和湿气(污染物对滚动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不良影响);
3、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的配合面的尺寸精度和清洁度;
4、给轴承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
5、确保轴和轴承座孔有一个10°~15°的倒角;
6、不要过分冷却偏心轴承(冷凝产生的水分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腐蚀);
7、安装之后(给轴承装填润滑剂,检查轴承配置是否运转正常)。
5 技术要求5.1 材料及热处理5.1.1 轴承套圈和钢球采用GCrl5、GCrl5SiMn轴承钢制造,其材质应符合YB/T 9的规定。套圈滚道和钢球的硬度分别为59~65HRC和62~-,66HRC,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的规定。5.1.2 心套采用符合GB/T699规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 5.2 公5.2.1 轴承的尺寸公和旋转精度应符合表1、表2、表3的规定。5.2.2 偏心套尺寸公应符合表4的规定。 5.3表面粗糙度 轴承和偏心套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表5的规定。5.4 径向游隙 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按JB/T5304的规定。5.5 轴承的残值应符合JB/T6641的规定。5.6 轴承的标志按JB/T3574的规定。5.7 其他5.7.1 轴承用润滑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7324的规定,其装填量应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时,由订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5。7.2 轴承的密封装置在运转中,除密封圈唇口与内圈外径接触处允许相互摩擦外,其余部位均不应发生摩擦现象。5.7.3 轴承的密封性能应符合制造厂主管部门的规定。5.7.4 偏心套应进行氧化或镀锌钝化等表面防锈处理。
三、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设计步骤及要求:
⑴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⑵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采用新国标〕
⑶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和精度。
⑷拟定工艺路线。这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在拟定工艺路线时,一般是提出几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 一个的方案。
⑸确定工序所采用的设备。选择机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
②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 要求的精度相适应。
③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适当的设备可供选择时,应考虑机床改装或设计专用机床。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序提出机床改装(或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提出与工序加工有关的必要数据、资料。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及技术要求、工件的定位、夹压方式,以及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的生产率等。
⑹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选择工艺装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①对夹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一般选择通用夹具。这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积极推广使用组合夹具;大批量生产应依据工序要求设计专用高效夹具,这时尚需提出夹具设计的任务书。
②对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尽量 选用标准。在组合机床上加工时,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可采用专用的复合。
③对量具的选择 :量具主要是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 检验的精度来选择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夹具,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极规、高生产率的检验夹具和检验仪器等。
⑺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
⑻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在中小生产中,一般不规定切削用量,而由作者结合具体的生产情况来选择。但对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尤其是自动线生产,则各工序、工步都需要规定切削用量,以便计算各工序的生产节拍。
⑼确定时间定额。
⑽填写工艺文件。
全书共分为3篇。第1篇为机械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内容包括一般标准、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公与配合、联接与紧固、传动零件、轴及其联接件、滚动轴承、润滑与密封以及常用电动机选型等课程设计必备的常用标准;第2篇为机械课程设计指导,内容包括机械课程设计总论、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设计计算、装配草图绘制、装配工程图设计、零件工程图设计和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以及答辩准备等凸现课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的有关知识;第3篇为减速器参考图例,内容包括减速器装配图例及零件图工程图例。
让朋友帮一下您吧!
我很愿意帮助您,
但无能为力!
谢谢!
祝好,再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只要自己修改一下就好,
五. 设计任务
1. 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 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 设计说明书一份
六. 设计进度
1、 阶段: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
2、 第二阶段:轴与轴系零件的设计
3、 第三阶段: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
4、 第四阶段: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传动件设计计算
1. 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为40HBS。
2) 精度等级选用7级精度;
3) 试选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100的;
4) 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β=14°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因为低速级的载荷大于高速级的载荷,所以通过低速级的数据进行计算
按式(10—21)试算,即
dt≥
传动设计算:
由已知设计条件:P'=7.35KW,N'=90 r/min。
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为0.97~0.98,取0.98,则齿轮减速器的输入功率为
P=P'/0.98=7.5 kw
查表,选择电动机,型号Y160L-8,额定功率7.5kw,额定转速720r/min
传动比i=720/90=8
减速器设计为单级圆柱直齿轮传动。
一、设计信息
设计者 VIP
设计单位 VIP
设计日期 Date=2008-6-20
设计时间 Time=8:57:53
二、设计参数
传递功率 P=7.50(kW)
传递转矩 T=99.47(N·m)
齿轮1转速 n1=720(r/min)
齿轮2转速 n2=90(r/min)
传动比 i=8.00
原动机载荷特性 SF=均匀平稳
工作机载荷特性 WF=轻微振动
预定寿命 H=58000(小时)
三、布置与结构
结构形式 闭式
齿轮1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齿轮2布置形式 对称布置
四、材料及热处理
齿面啮合类型 硬齿面
热处理质量级别 MQ
齿轮1材料及热处理 40Cr<表面淬火>
齿轮1硬度取值范围 HBS=48~55
齿轮1硬度 HBS1=52
齿轮2材料及热处理 45<表面淬火>
齿轮2硬度取值范围 HBS=45~50
齿轮2硬度 HB=48
五、齿轮精度 7级
六、齿轮基本参数
模数(法面模数) Mn=3
端面模数 Mt=3.00
螺旋角 β=0(度)
基圆柱螺旋角 βb=0(度)
齿轮1齿数 Z1=19
齿轮1变位系数 X1=0.00
齿轮1齿宽 B1=23(mm)
齿轮2齿数 Z2=152
齿轮2变位系数 X2=0.00
齿轮2齿宽 B2=23(mm)
标准中心距 A0=256.500(mm)
实际中心距 A=256.500(mm)
齿数比 U=8.0
齿轮1分度圆直径 d1=57.00(mm)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63.00(mm)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49.50(mm)
齿轮1齿顶高 ha1=3.00(mm)
齿轮1齿根高 hf1=3.75(mm)
齿轮1全齿高 h1=6.75(mm)
齿轮1齿顶压力角 αat1=31.766780(度)
齿轮2分度圆直径 d2=456.00(mm)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462.00(mm)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448.50(mm)
齿轮2齿顶高 ha2=3.00(mm)
齿轮2齿根高 hf2=3.75(mm)
齿轮2全齿高 h2=6.75(mm)
齿轮2齿顶压力角 αat2=21.953309(度)
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3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22.93930(mm)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17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152.51703(mm)
齿顶高系数 ha=1.00
顶隙系数 c=0.25
压力角 α=20(度)
端面齿顶高系数 hat=1.00
端面顶隙系数 ct=0.25
端面压力角 αt=20(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只要自己修改一下就好,
五. 设计任务
1. 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 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 设计说明书一份
六. 设计进度
1、 阶段: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
2、 第二阶段:轴与轴系零件的设计
3、 第三阶段: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
4、 第四阶段: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传动件设计计算
1. 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为40HBS。
2) 精度等级选用7级精度;
3) 试选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100的;
4) 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β=14°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因为低速级的载荷大于高速级的载荷,所以通过低速级的数据进行计算
按式(10—21)试算,即
dt≥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然而,详细资料,发往哪儿呢????????
MNO整理的1000份机械课设毕设,有图纸有说明书,给个采纳哦P
兄弟,说实话
你这个任务量比较大
要花点钱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