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体制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

游戏攻略 2025-02-16 08:36:56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

法律分析: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规范收入分配,克服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体制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收入分配体制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


收入分配体制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


法律依据:《中华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在初次分配阶段,主要着力点要放在规范分配秩序上。应当通过综合的政策手段,调节初次分配格局。初次分配是分配的基础,初次分配距过大,仅靠再分配调节也难于奏效。从初次分配入手改进和健全分配机制,这已是共识。在这一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工会在劳动工资形成机制上的作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抑制和防范垄断,放开对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让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充分竞争。 在再分配阶段,要致力于建立健全以税收和财政支出为重点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就税收制度而言,要逐步增加直接税并相应减少间接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从而逐步提升税收的调节贫富距的功能,并使其与取得收入的功能兼容。 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和开征物业税两项改革任务,结束财产保有层面的无税状态,从而建立起至少在收入和财产两个层面,调节收入分配和贫富距的直接税税制体系。

我国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具体点说就是: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原因:我国正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必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腰酸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基本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条件:生产力水平 ;直接原因:旧的分工和劳动别的存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法律分析: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个人收入分配是指成员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活动。个人收入分配直接影响就业、投资、消费、储蓄、物价等方面的问题。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结构变化,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以及全面进步都有重大影响。

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民事诉讼法》 第五百零九条 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事实、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

参与分配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是什么?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收入分配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