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当前重点工作亮点_农业工作亮点怎么写

游戏攻略 2025-02-08 07:51:18

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是什么

当前我国农村工作重点主要是以下四点:

农业农村当前重点工作亮点_农业工作亮点怎么写农业农村当前重点工作亮点_农业工作亮点怎么写


农业农村当前重点工作亮点_农业工作亮点怎么写


1、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在提高现行征地补偿分年度支付标准、探索第三年龄段人员的保障办法和筹措保障所需资金等方面进行探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

2、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将生态环境整治、文化遗存挖掘和创新管理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搞建设,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

3、加强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加强组织培训,提高农村三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确保把各级惠农政策和农业资讯充实到触摸屏公开内容,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同时加强对村级三资管理的实时预警和,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运行;

4、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进一步农民合作组织走向联合,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实际就业率,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各村因地制宜走转型发展之路,向资源和科技要效益,真正实现富民强村。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建设发展规划在总体部署上有哪些突出亮点

1、坚持立足全局服务发展,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按照“人事结合”的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与三农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2、坚持综合施策推动发展,着力破除阻碍城乡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的政策壁垒,推动工程、项目、资金等要素与农业农村人才一体化配置,坚持本土培育与外来引进相结合,实现人才队伍共建共享共用,集聚发展合力。

3、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在认真落实明确的各项人才政策举措“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农业农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形才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总体部署有哪些亮点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的一些亮点如下:

1. 注重重点领域人才培养。该规划将注重人才队伍在重点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2. 加强基层农技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到加强基层农技人才的培养,鼓励人才下基层,提高基层农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 推动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规划中提到推动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吸引和留住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4. 建立人才评价体系。规划中提到建立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和激励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5. 推动留乡创业和引才回乡。规划中提到推动留乡创业和引才回乡,通过建立人才服务体系和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的农业农村人才。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总体部署有哪些突出亮点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总体部署有的突出亮点是

1、加强人才培养。规划提出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培训改革,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优化人才结构。规划提出要优化农业农村人才结构,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向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转型升级。

3、推进人才流动。规划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人才流动,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理流动,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4、加强人才引进。规划提出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农业农村领域工作,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的化水平和竞争力。

请问“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规划有哪些亮点呢?

近日,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这个规划的主要亮点有:

1.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农业农村人才,加强农业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2.加强对农村基层人才的培养和支持,鼓励和农村青年从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人才评价、激励、使用和退出机制。

4.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视野和竞争力的农业农村人才。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体系,提升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这个规划的亮点在于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对基层人才的支持、强化管理和服务、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全面的规划和指导。

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吗?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有力,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

农业生产更绿色高效,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改革扎实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正向更宜居改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全全迅速行动起来,资金、人力、技术纷纷投向农村。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在夏粮的淡淡麦香里,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巨变。

今年季粮食——夏粮再获好收成: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显示,夏粮产量比上年持平略减,仍是丰收年。特别是夏粮的主体是小麦,口粮安全有保障。

同时,早稻也将是一个丰收年,目前已收获过半。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今年主动调减了南方低质低效的早稻面积。”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尽管面积有所调减,但光温水匹配较好,预计单产提高,还是一个丰收年。”

而全年粮食的大头——秋粮方面,丰收的基础也很扎实。今年秋粮面积11.9亿亩,比上年增加200多万亩。近期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在田作物长势总体正常,特别是东北的粳稻长势明显好于上年。

在继续保障了人的饭碗的同时,粮食生产继续调优增绿。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比上年减少500多万亩,水稻面积比上年减少1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约增加1100万亩。

“年初提出的减玉米、压水稻、增大豆的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大豆和花生面积有所增加,提高了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曾衍德说。

各地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全程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和农使用量,推进玉米大豆轮作。今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的任务已经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态势良好。

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积极推进。各地按高质量发展要求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累计减少生猪存栏量3400万头,生猪生产加快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南方水网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得到缓解。

盛夏时节,在江西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的定南思田农业荷花基地,荷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引来众多游客赏景游玩。

基地负责人黎连富说,通过赏莲、采莲、品莲及荷文化文艺表演带火了乡村旅游,加工生产莲子、莲心茶等产品又形成特色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宗锦耀介绍,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

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火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

同时,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7.4%。

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催生出了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厨房、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力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为城乡融合发展增添新途径。”宗锦耀说。

三农工作的几个重点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

1、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耕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大健全粮食主产利益补偿机制。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的力度,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的一大亮点。

2、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

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通常农产品流畅渠道加快,形成流畅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两年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信息,恶意炒作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业市场。

3、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

建设农民幸福的美好家园。综合实施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的。大力改善农村的服务。要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乡村振兴,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保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三农相关介绍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大局稳定的重要基础。继续加大幅度增加山农同,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政策。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

强调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创新明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冲刺加油,深刻理解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稳扎稳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参考

农业用地新政策成农村发展新亮点

随着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新政策加快落地实施,设施农业发展正成为当前农村经济新亮点。

记者12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按今年一号文件要求及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新政策,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保鲜冷藏、晾晒存贮等设施,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可以依法合规使用一般耕地。适应农业生产方式新变化的这一新政策,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一大亮点,开始在农村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司长刘明松在解读新政策时表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涌现,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用地出现新情况新需求。如种植种类及种植方式的多样化与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生产前端的农资农具存放、先进技术应用、智能化管理以及生产后端的产品晾晒烘干、分拣包装等设施用地提出新要求。

新的用地需求来自不断延长的农业产业链。在以草莓种植闻名的山东莱州,草莓合作社、草莓基地、草莓种植协会等雨后春笋般产生,大棚草莓、露天草莓面积达近万亩。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冷藏、加工,使水利灌溉、电力保障等设施用地要求迫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在16个供电所成立服务队,依靠上百座变压器为草莓排灌、深加工、冷库储藏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设施农业用地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

据自然资源系统数据,3月以来,山东省公布了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湖南省出台措施服务防控,保障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四川省发布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广东省优先将复工复产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项目纳入“点状供地”范围,保障生猪养殖等设施农业用地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