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典蓬山四库书的意思是曾经典过蓬莱仙山的四本书,出自陆游《挟书一卷至湖上戏作》,诗词详细介绍如下:
蓬山四库书的翻译和原文 蓬山四库书的翻译和原文是什么
蓬山四库书的翻译和原文 蓬山四库书的翻译和原文是什么
1、宋代陆游《挟书一卷至湖上戏作》原文: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
2、作者: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
3、文学成就: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陆游的诗歌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编在手君无怪全诗翻译如下:
原文: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
译文:在乡野别村盖了一间草庐,过着打鱼砍柴的生活。
原文: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
译文:你不要因为我过着渔樵的生活,手中却拿着一本书而感到奇怪,我曾经也管理着蓬山的万卷书籍。
注释:
结:建造,构筑。
萧然:萧洒;悠闲。
樵渔: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打柴和捕鱼。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四库书的解释即四部书。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独念四库书,卷轴夸缥缃。”详“ 四部书 ”。 词语分解 四的解释 四 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四方 。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 君子 库书的解释 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 修葺 馆署》:“一应供帐器用与 旗帜 执事 ,乐人舆皂衣帽,俱预制整齐,造册点记,贮库备用,令库书收掌。”《廿载繁华梦》回:“库书不
更正原句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这是苏东坡写的一幅对联,他的居住地有一片竹林。
四库书:唐玄宗于两都各聚书四库,以甲乙丙丁为序,列经史子集四库 。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原文为:
先君昔未壮,杜门皇佑初。
道德无贫,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杜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这首诗述说其父苏洵闭门读书,与史经臣、任师中交往的事。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意思是说他门前有竹林,堂内有四库之书(书很多)
供参考。
出自宋代陆游《挟书一卷之湖上戏作》。
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译文在乡野别村盖了一间草庐,过着打鱼砍柴的生活。你不要因为我过着渔樵的生活,手中却拿着一本书而感到奇怪,我曾经也管理着蓬山的万卷书籍。
作者:
(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收集同类事物的书籍(例如:天文、地理、植物、动物……),本来是从四部收来,非经非史,非子非集。收集成书后,再按这四部去归类,自然就无类可归了。《皇览》始於魏文帝曹丕,晋朝的荀勖( 著有《中经新簿》 目录学家),《中经》归入何门,今无所考。《隋志》载入《子部》,当有所依据。历代相承,不好改变。明代胡应麟作《笔丛》,倡议改入集部,然而没有理由根据,徒然乱套,还不如仍按原来的好。
这种类书一旦兴起,撰述文章的就容易於检寻,注解古书的就有利於剽窃,辗转炒卖,实学乃趋于荒废。但也有好处,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因此得以保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诸编,残玑断璧,还能摘取;收集下来,也不能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那些考证一件事的专辑,如《同姓名录》之类的书,无法归附入哪一类,过去都归入类书,现在也仍按原来的不变。
宋·陆游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译文在乡野别村盖了一间草庐,过着打鱼砍柴的生活。你不要因为我过着渔樵的生活,手中却拿着一本书而感到奇怪,我曾经也管理着蓬山的万卷书籍。注释结:建造,构筑。萧然:萧洒;悠闲。樵渔: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打柴和捕鱼。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